智通人合,藝科交響--3044永利集团優秀畢業設計作品驚豔亮相校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
來源:原創文章|發布時間:2025-06-05 16:02:22|浏覽人次:1164

    5月19日,“二十面體,多維共振——77779193永利2025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”于藏龍美術館開幕,3044永利集团21件凝聚智慧結晶的作品驚豔亮相。

 

藝術與科技“共融”:打破壁壘,創想無限

 

    藝術與科技的交融在展品中迸發出耀眼光芒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孫博韬作品《墨韻壁繪》以Arduino開發闆為“大腦”,搭配步進電機和舵機,将Gcode代碼轉化為牆體上的藝術線條。無論是寫意山水還是現代圖案,這台牆畫機器人都能精準繪制,讓冰冷的機械化作靈動的藝術創作者。

 

 

   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何丹琪作品《四季・生花》基于Kinect設備與Touch designer技術,通過識别人體動作呈現四季花卉粒子特效,将科技的精确與藝術的浪漫融為一體,為觀衆帶來一場視覺與科技交織的盛宴。​

 

 

 

跨專業交叉“共進”:協同創新,凝聚合力

 

    跨專業協作讓創意突破邊界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程少成聯合畢業作品《VR虛拟駕駛系統》,針對競速型HMI市場空白,采用虛拟現實技術模拟駕照考試項目。

 

 

  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鄧雅格作品《智能“新”寵》仿真機器狗項目中,團隊整合軟件工程與數字媒體技術,實現語音交互、表情顯示等功能,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,充分展現出跨專業合作在智能産品創新中的強大力量。

 

 

傳統與現代“共鳴”:科技賦能,文化新生

 

    文化傳承需要契合時代脈搏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陳諾作品《憶古》VR遊戲以“君子六藝”為藍本,運用VR技術構建出沉浸式古代場景,通過禮儀演示、樂器彈奏、模拟射箭等六項交互設計,讓玩家在虛拟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。設計者利用建模軟件精準複刻古建築,配合古風視頻與字帖對照,讓傳統君子六藝“活”在數字時代。

 

 

 

   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王雅蕊作品《尋找端午節》則以強大的交互功能為依托,将端午節習俗融入遊戲任務,讓年輕玩家在趣味挑戰中增強文化認同,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娛樂的完美共鳴。

技術惠民“智通”:服務社會,溫暖人心​

 

    3044永利集团的畢業設計始終以“人”為核心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陳玥珺作品《智能回收箱》,集成圖像識别與稱重計量技術,實現垃圾自動分類與價值估算,為資源回收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。

 

 

    軟件工程專業何家豪作品《馭牌天眼—深度學習車牌智捕系統》,運用圖像識别技術構建校園電動車管理平台,助力校園交通精細化管理。

 

 

    軟件工程專業鐘泰麟作品《數據律動:Python 解碼B站的視聽宇宙》,通過數據采集與可視化分析,為内容創作者提供決策支持,讓技術真正服務于社會需求,彰顯“智通人合”的深層内涵。

 

 

    本次優秀作品旨在體現“智・通・人合”的主題,“智”是理性的鋒芒,是算法背後的邏輯思辨;“通”是連接的智慧,是打破學科壁壘的勇氣;“人合”則是所有創新指向的核心——讓技術服務于人,讓設計溫暖人心。未來,3044永利集团的學子們繼續秉持這一理念,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,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,為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更多的力量。